第454章 以上帝名义(2/2)
道这种时候增加战船兵员数量,对于日后瓜分战争红利是极有好处的,于是大家都搜肠刮肚的凑了不少战船和兵员出来,组成联合舰队。葡萄牙出战船五艘,武装商船二十艘,兵员方面罗郎也声称能动员在澳门居住的葡萄牙人以及雇佣一批他国水兵,也能凑两千名士兵。就连英国都答应凑战船三艘,武装商船十艘,士兵一千,英国人这一千士兵中,居然雇佣了大量的南洋土着,真是令人意外,看来为了瓜分红利,各国都豁出去了。
当下郑冲拉着四国代表,以上帝的名义开始商讨如何出兵干预,如何支援倭国的教民,如何打击倭国的水军,如何逼迫倭国签订条约。就连战后红利如何分配都讨论定下,战后红利十成中,明国占六成,荷兰占一成半,西班牙和葡萄牙各占一成,英国只占可怜的半成,至于朝鲜,大明给什么,他们拿什么也就是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现在的英国还远远不能与荷兰、西班牙这些海上老牌强国抗衡,而且他们在远东实力单薄,只是希望从这次的事件中分一杯羹而已。
而荷兰则是想通过这次事件,扩大对倭国的海贸,进一步占据倭国的市场,同时增加他们在远东的影响力。而西班牙则希望通过这次干预,能让西班牙打开远东的困境,阿尔卡拉索希望在倭国占住脚,想来这样就能打通航线,马尼拉总督就不会削减远东舰队的预算了吧。
葡萄牙则是为了扩大他们的海上贸易,比起荷兰来,他们更加务实一些。
而郑冲的谋算却似乎远远不止这些,在随后五国代表签订了共同干预倭国事件的条约后,郑冲特意提醒荷兰和西班牙,在条约生效期间,请务必暂时放下两国的冲突,在条约履行完之后,两国恢复战争状态,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但不要影响中立国的利益。
包德尔和阿尔卡拉索都是怒目而视,虽然互相敌视,但在利益面前,他们的确可以做到暂时的握手言和。两人在远东是荷兰和西班牙的全权代表,他们有权利决定是战是和。
至于郑冲代表大明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条件没有向四国代表说明,这个条件和四国没有太大关系。这个条件便是让倭国承认四十年前入侵朝鲜战败,并且赔偿战争损失,同时向明国俯首称臣!
其实这趟郑冲出兵倭国,只要郑冲能得到朝廷旨意,朝鲜必将单独调集战船、兵员随同出征。有了上国旨意,出征倭国,报仇雪恨,想必朝鲜人是非常乐意的。李倧刚刚继任国君,今岁才抵抗了建奴的举国进攻,被朝鲜国内吹捧为世宗大王第二,郑冲料定一旦提议共同出兵倭国,李倧将会非常乐意。即便不乐意,郑冲也能通过朝廷旨意加上备胡经略府的运作,让朝鲜人答应出兵,而且根本不需要李倧同意。
朝鲜乃是大明藩属,如今宗主国出兵替你藩属国讨回公道,藩属国自然是要出兵的。而且郑冲在和其他四国签订条约的时候,也没算上朝鲜,朝鲜只是大明的藩属,怎能和宗主国平起平坐?乖乖的出兵仆从,跟在大明身后就好,哪有资格和大明签订什么条约?
商量定下大事后,已经到了傍晚时分,郑冲准备了丰盛的筵席招待,各国代表都喝得烂醉如泥,最后都在岛上歇息。郑冲也安排了船只送了酒筵至各国战船上,各国士兵们也都开怀畅饮,高兴起来时,高呼郑冲的教名,纳尔逊万岁!
传教士们则对郑冲感激涕零,认为他是最虔诚的天主教徒,答应将此事详细书写记录后,通报给远在欧洲的教廷,声称在远东有一位明国骑士,为了天主教义,不惜与邪恶的异教徒进行殊死搏斗,以上帝的名义在远东发动了一场海上的远征!
郑冲对此面上表示感谢,心里却嗤之以鼻:“我这是以上帝的名义为大明攫取利益!”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