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汉蕃同民(1/2)
尽管一直主张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但就目前情况而言,计划经济显然更能带动经济发育。
尤其是针对贫穷的西部开发,在商务政策的刺激下,南商北调进展顺利。随他一道来西部进行投资开发的商人多达一百四十人,这批人将分散在山陕各地大肆开办私营工厂。
至于生产项目太多了,大到一系列军工副产品,小到衣服鞋袜棉服被褥。不光别的,就只军需战车一个项目,养活这批商人都搓搓有余,更何况还有砖窑、水泥等计划项目呢。
在永兴军路视察完了绥德、保安、定边三军州后,在折彦质的陪同下又不辞辛苦地进入秦风路,对怀德军、会川、兰州、湟州、西宁、积石军、河、熙二州等数十个州府进行巡查,历时一个月。
在秦风路上,生活着许多蕃人民族,尤其是在河湟开拓以后,蕃兵也是西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延庆便是其中较为典型的汉蕃代表。
宋神宗时,王韶请准给蕃兵以土地和封诏安抚蕃人首领,蕃兵百亩地、次蕃官200亩,大蕃官300亩等等措施,开通商贸榷市,有效地拉拢住了这批蕃人。
但毕竟宋朝官吏较为官僚主义,多有欺压剥削行为,常把一些边境地带的蕃人村落逼得投诚西夏。
到来之处,这些蕃人首领纷纷前来拜见新的汉人皇帝,表示效忠,并且奉上各族特产。
张某人亦是大胆地深入蕃人领地,视察他们的生活水平,为了进一步拉拢他们,对这批蕃人赐于汉姓,并邀请蕃人年轻子弟进入府城中接受朝廷的新式教育,而且给与了他们“三百名公职官员”的名额,准许他们从新式学校中结业并考核通过的子弟进入朝廷文武官员体系。
与此同时,也做出承诺,新建的砖窑和水泥厂将会以蕃人的领地建设为优先,帮他们建造抵御吐蕃和西夏人的防御工事和坚固的石料房屋建成的村落,调遣西军进驻在前线保证他们族人的安危。
蕃人首领们感激涕零,把族中最美的女子纳芝香凝当作珍贵的礼物送给元武大帝,为了笼络住他们,也不好推辞这番美意。
湟州府。
为陛下接风洗尘的晚宴举办完毕后,喝退闲杂人等,留下折彦质、祝光守等人商议。
祝光守乃是育教总署的三名副署长之一,此次随陛下一同来河西,就是为了针对汉蕃进行汉化教育工作。
陛下不辞劳苦地千里而来,已经亲自把路子铺好了,余下的工作开展对他而言会轻松许多。
“想要彻底笼络住这些蕃族,首先我们自己就不能把他们当外人,而要把他们当作兄弟姐妹一般对待。蕃人们想要什么?无非是跟汉人一样有土地种,有食物吃,有绸衣穿,这些要求高嘛?”
摇摇头,续道:“这些要求一点都不高,他们既然有心归顺,我等自当不能区别以待,更不能优待!汉人有什么权利和义务,他们同样享有,只要这般,才能让他们放心。若是比汉人更优待他们,蕃人自己就会不拿自己当汉人,这样的政策是错误的,治标不治本,迟早生出乱子。王显。”
身为秦风路最高文官、陇西府知府王显应声躬身道:“陛下。”
笑道:“你虽是前朝知府,但素有名声,治下有方,所以才可堪重用。朕方才所说,你有何建议?”
王显沉思片刻,缓声道:“陛下言之有理,前朝对蕃人多有优待,看似体表光鲜,实则内絮杂乱。臣会依陛下之言,大力推行汉蕃通婚、汉蕃同教、汉蕃同兵。”
点头道:“朕来的路上,多见寡妇村,这些妇女的丈夫战死沙场后同居守寡,此类村子数不胜数!有些规矩习俗实在有伤天和,这些妇人大多二十至四十岁,在流言蜚语中活活守寡到老,于心何忍!”
“是,陛下!”王显道:“臣当教化她们再行婚配,以土地赏罚鼓励她们与蕃人通婚生育,同时加以宣传,为她们改善名声。”
道:“除此外,要鼓励她们多事生产,尤其是耕种和纺织。吐蕃畜牧发达,却是缺衣少粮,当在积石军、河、洮、岷、阶州多开商榷市场,互通有无。朕已命工建总署把开封至河西府的官道重修扩整,年中即可完工,届时南商西进,你务必要尽快把这些商市建好。”
“是,臣遵旨!”
“折师长。”
“陛下!”
“你这边也要多配合王知府和祝署长整顿河西,多把军队开到边境操练军演,震慑这些番邦。文治武功,威逼利诱,双管齐下。但有觊觎边带蕃族者,需以雷霆手段镇杀之,以战促和,绝不可丢我汉家威名!”
折彦质抬手敬礼,激昂地高声道:“臣遵旨!”
此番巡察甘陕河西,不但带了军粮军饷,也带了商队和数百车的农具、羊牛猪崽等等,除了这第一批,第二批经济支援将在官道休整后再次运送来。
西部经济实在是太差了,光靠商务总署的经济刺激政策是不够的,必须要以财政大力支持,把工农商基础打牢固后,这片土地才会形成优性循环。
不但如此,南水北调政策也得提上日程,即便财政困难,但也得一小段一小段地先干起来,顺便解决南方洪涝灾难。
以长江为主,沿途淮河、汉江、岷江、大渡河等江河流域都得打通,加大船务运输建设,刺激南北、东西商业互通。
当然,这个项目计划将耗损巨大的人力物力,只是提前统筹谋划,在短期内是不会上马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