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7章 代国公(2/3)
旁伺候的王继恩,“王大伴,你说说,刚才赵老匹夫的话是什么意思?”王继恩眼珠子滴溜溜一转,不确定的说道:“老奴觉得,赵相公的意思应该是……辽国这把刀,足够快。”
“辽国这把刀,足够……”
赵光义重复了一下,说到了一半,顿时明白了。
“辽国这把刀,确实够快。既然将门用得,朕也用得。”
赵光义面色阴沉的冷笑了一声,一个疯狂的念头已经在他脑海里成型了,他一边沉思,一边喝骂道:“赵老匹夫越来越像个文人了,说话拐弯抹角的,还喜欢打哑谜。朕记得,当年和先帝碰见赵老匹夫的时候,他还是一个泥腿子。”
王继恩咧着嘴,弓着腰,笑呵呵的说道:“赵相公如今可是文官之首,自然也得有一点儿文官该有的样子。”
赵光义沉吟着,点了点头,随意的摆手道:“朕记得南国送来的象牙玉雕里面,有一件观音像,回头派人去送到赵府,说是朕的赏赐。”
……
宫门外。
赵普摆着衣袖,刚出宫,就瞧见了在门外刻意等候他的曹彬。
赵普和曹彬也算是老交情了,说话也不客套。
“曹贤弟,你在等老夫?”
曹彬点了点头,面色凝重的对赵普道:“恐怕要出大事了,你我要早做准备。”
赵普愣了愣。
大事?
莫非刚才他在垂拱殿内跟赵光义说的话,曹彬已经知道了?
这不可能啊!
那就是,赵光义已经和曹彬商量好了如何对付将门,之前在宫里只是在试探自己,或者说在试探文官们的态度?
那也不可能。
曹家也在将门之列,他也许会出卖将门的利益,但绝不会出卖将门的根基。
赵普吃不准曹彬口中的大事究竟是何事。
所以,他面色阴晴不定的问道:“什么大事?”
曹彬沉声道:“杨延辉失踪了……”
“杨延辉?!”
赵普瞪大眼睛,愕然道:“杨家四小子失踪了?”
曹彬郑重的点头,道:“从目前得到的消息来看,有可能已经死了。”
赵普目瞪口呆,惊愕道:“那可要……捅破天了……”
赵普和杨七接触的不多,可是他也明白杨七睚眦必报的性格。
自从杨七入朝为官以来,基本上对杨家有敌意的,或者露出了敌意的人,都被杨七狠狠的惩戒了一番。
这其中不乏高门大户,甚至皇子龙孙。
当然了,这还是在杨家的人员没有造成损伤的情况下。
如今杨家丢了一个人,而且很有可能已经死了。
这下子,杨七要不闹个地覆天翻才怪。
赵普面色凝重的道:“确实应该早作准备。你我再找一些同僚,明日上朝的时候,议一议雁门关一战,杨业的功绩,顺便为杨家多争取一点儿赏赐。希望这样能安抚一下那个小子。”
两人商量过后,便立马坐上轿子,走街串巷的联系自己相熟的朝臣。
次日。
早朝。
赵普联合曹彬,一起奏请,封赏雁门关有功的将士。
宋琪、吕蒙正、李沆等诸多文臣跳出来反对。
高怀德、李守恩等诸多武将也跳出来反对。
甚至,有人还重提旧事,扬言要治罪杨家。
几番口水仗以后,以赵普和曹彬联盟获胜告终。
同时,赵光义也当场任命了吕端为西北十六州的承宣使。
并且,让吕端带着册封雁门关上有功将士的诏书,即刻启程前往了雁门关。
同时,吕端还获赐了虎符和三衙的调令。
吕端出了汴京城,一路上快马加鞭赶往汾州。
他必须先到汾州,调遣李继隆所率领的下四军的禁军的一支,入驻雁门关。
赵光义这一次也算是豁出去了。
并没有派遣朝廷上的老将镇守雁门关,也没有让任何一支厢军入驻雁门关。
反而调遣了下四军的禁军,同时也安排了李继隆这个职位不高,且没有出色战绩的将军。
对此,朝廷许多人提出了反对。
为了剔除这些个质疑声,赵光义想了一个妙招。
他在雁门关设置了一个双保险。
在李继隆守卫雁门关的基础上,他又命令了大同军驻守在了雁门关后方的代州。
同时,为了增强大同军的战斗力。
赵光义给大同军提升了兵额和粮饷。
大同军节度使是杨业,有杨业这位忠勇的老将军帮着李继隆守着后背,李继隆任职雁门关守将,就不再那么薄弱了。
吕端到了汾州,向李继隆宣读了赵光义的圣旨诏书。
想打仗,想立功,已经想疯了的李继隆,二话不说,立马整合了军队,立即开拔了。
吕端哭笑不得的带着李继隆连夜赶路。
李继隆的心思,他了解。
李继隆所在的李家,原本也算是顶级的将门,可惜老李去世的早,没有扶李继隆一把。
所以李继隆征战多年,已经三十多岁了,还游走在武将的底层。
如今,好不容易盼到了一个光耀门楣的机会,他怎能不高兴,怎能不急切?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过县穿州。
三天以后,到达了雁门关。
吕端摆出了仪仗,在雁门关内的守将府,宣读圣旨。
吕端大马金刀的站在守将府的演武场,杨业摆设好了香案,单膝跪地,等待吕端宣读圣旨。
杨五还在昏迷。
杨七以身受重伤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