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新贵(1/2)
不过,卫大将军的风范确实无人能及。{首发}尽管获得这样的封赏,他的表现依然很淡定,府中也没有传来什么庆贺的鞭炮声之类。
好在圣皇没有做得太过分,嘉奖令中排名第二的,就是宋星海父子。
虽然宋立在平叛之中功劳最大,但是宋星海毕竟是父亲,所以他的位置排在宋立之前。
明王宋星海,平叛有功,爵位擢升为亲王,赐号“荣”。赏金币五十万,布帛千匹,粮食五百石。原三大特勤司,依然由其掌管。
立郡王宋立,平叛有功,爵位擢升为“王”,继承乃父之号“明”,赏金币五十万,布帛千匹,粮食五百石。仍任九郡督抚使的职务。
对于宋星海父子的封地问题,在嘉奖令中并未提及。
自从出了战龙的事情之后,圣皇在封爵问题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特办法。封爵可以,短期内不划封地,即便是世袭制的爵位,也不会马上就给你封地。像宋星海和宋立父子俩,爵位一直在升,但封地的问题一直都没有落实。
没有哪个臣子胆大包天,敢跟圣皇去讨要封地的。帝王就是这一点牛逼,即便本来就应该给你的,他如果不给你,你不能去要。
他不守规矩可以,可假如你不守规矩,那后果可就难说了。
诸位王公大臣清楚记得,圣皇在城楼上对宋立曾有许诺,如果宋立能消灭那些怨灵,解除皇城危机,圣皇会拿出帝国地图,任由宋立挑选封地,可是事过境迁之后,他好像是忘了这一茬一样,只字未提。
对于宋星海父子,只是擢升了一级爵位,赏了点财物,和卫千里相比,确实寒碜了些。
最关键的是,宋星海父子没有得到兵权。靖王,李维斯公爵下狱,城卫军和近卫军都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依照宋星海父子立下的功勋,他们怎么也得分一杯羹,可是圣皇愣是没有搭理这一茬。
明王府在朝中势力盘根错节,唯独在军方没什么根基。这次政变之后,帝都防卫力量重新洗牌,凭借宋星海父子,尤其是宋立立下的功勋,他们父子俩本该获得这方面的实际利益,但是圣皇却没准备让他们染指军队。
宋星海从明王升为荣亲王,作为本朝唯一的亲王爵,地位确实荣宠万分。宋立也从立郡王升为明王,由于此前他的父亲有明王的赐号,所以大家都称之为“小明王”,年纪轻轻就成为王爵,在整个帝国的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可是,和他们在本次兵变中的贡献相比,他们还是被忽视了。尤其是和卫千里相比,这种刻意地打压就更为明显。
枪杆子里出权势,话糙理不糙,无论在哪个时空,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圣皇不让他们掌握枪杆子,警惕的意味已经非常明显。而且他们现在还没有封地,无法发展大规模的私人武装,充其量也就是在府邸里培养一些侍卫,按照圣狮法典,私人府邸的侍卫数量是有限制的,总数不能超过一千。这点人数,他们什么也做不了。
圣皇此前在忠亲王身上已经吃了苦头,靖王掌握的十万城卫军,就是圣皇心头的刺。他决不允许这根刺再度出现了。
能够在朝廷厮混的官员,哪个是省油的灯?圣皇在刻意打压宋星海父子,重点扶植卫千里的意图昭然若揭。帝王心术,重在平衡,忠亲王倒台之后,明王府一家独大,朝中再无可以与之抗衡的势力。圣皇一下子将卫千里推到这个高的位置,等于无形之中又树立了一股势力。
以卫千里目前的得宠程度,蹿红程度,以及他在朝中的地位,他的身边很快就会依附一批官员,自然就会形成新的势力。以卫千里的能力,的确可以和宋立掰一掰手腕子。
圣皇正是看到帝都再也无人是宋立的对手,才将卫千里这位惊才绝艳的将军调回来的。
********中,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昨天还是并肩作战的盟友,很快就开始互相提防了。这种戏码每朝每代都在上演,大臣们都已经见怪不怪了。只是略微有些唏嘘,曾经显赫无比的明王府,不知道以后会变成什么模样。
战龙在本次平叛过程中也发挥了重大作用,不过双方事先已经协议好,他的行为只能抵此前之过,所以不再另行封赏。对此战龙也没什么异议,以他目前的地位,的确已经封无可封了。除非圣皇将皇位让出来。
不过,政变过后,圣皇并没有明说要放他回去,也没有说不让他回去,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让战龙摸不着头脑。然而,既然圣皇没说让他走,他还真不能就这么走。除非你准备给他翻脸了。所以他也只能留在帝都,看看圣皇究竟是个什么态度。
嘉奖令上,大皇子宋思明居然榜上有名,理由是作为人质,他很好地完成了迷惑忠亲王的任务,同样是为平叛出了力。想象一下大皇子在战龙大营中好吃好喝好玩,居然也成了平叛的功臣,不得不让诸位大臣感叹,干得好不如生得好,谁让人家有个牛逼的老爹呢。
按照圣狮帝国法令,皇子成年之后可封郡王爵,可如果再想进一步擢升爵位,那就需要为国为民立下功勋,并不是圣皇想怎么封就怎么封的。比如说当年的宋星海,成年之后就是郡王,但由于他碌碌无为,爵位便一直原地踏步。直到后来开始崭露头角,才一路升到现在的亲王爵。
圣皇的几个儿子,一直没有什么立功的机会,按理说立军功是最容易的了,可是最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