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抵达银川,瞭望贺兰(1/2)
银川郡贺兰城!
此地自古以来被匈奴人视为圣地,宛如祖龙山昆仑在华夏百姓心中的地位,崇高之极。
当年匈奴鼎盛时期,以贺兰山为中心,连绵三千八百里排兵布阵,气贯山河,虎吞天下,剑指大汉古皇都长安。
在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时期,这三位明君虽有心和匈奴决一死战,彻底抹去悬在头顶上的摩柯之剑。但是,他们终究碍于国力偏弱,心有顾忌,不得不屈服匈奴,定下辱国条约,同匈奴单于和亲,避开纷争,保全黎民百姓。
因此,哪怕是当时大单于写下淫词荡曲亵渎吕后,汉高祖依旧隐忍不发,视而不见。
在这长达将近百年的时间里,匈奴人的嚣张气焰越来越猖獗狂妄。
他们从一开始的十年和亲一次,发展成了每年一次,甚是肆意跨过大汉边境,强虏民女,虐杀百姓,掠夺资粮。致使边境百姓饱受折磨,纷纷逃离。
当到了汉武帝的时候,这位雄才伟略的千古大帝不愿再臣服匈奴。于是举全国之力,决战匈奴。
这一场大战,足足持续了数十年,期间无数将士殒命疆场。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三代皇帝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底蕴也全部消耗一空,致使大汉皇朝千疮百孔风雨飘摇。
可喜的是,汉武帝虽然花费了如此之大的代价,但是他也彻底击溃了匈奴的嚣张气焰。不仅将匈奴主力扫灭,还将匈奴王庭攻破,收复了贺兰山,稳固了边疆。
至此以后,匈奴残余部队开始分化,一部分朝外迁徙,远赴欧亚大陆。一部分各自残杀,争权夺利,还有一少部分融入到了大汉皇朝,成为了汉民。
就这样,原本强横无比的匈奴大军分化成了一些零零散散的小部落,游牧于大草原之上。
俗语有云,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汉武帝过后,大汉皇朝似乎耗尽了气运,后辈皇帝皆都不堪大用,致使国力衰败,群雄割据,混战连连。
如此又过一百余年,先前那些零零散散的匈奴人又重新统一在了一起,诞生出了一位强势无匹的单于。
这位单于有心恢复当初匈奴鼎盛风光,想夺回圣地贺兰山。于是他联合海外诸国,再次举兵数十万征伐中原,挑起了这次浩大纷争。
-----
却说王莽劝回了上官凝萱之后,时过七八日,他也终于抵达到了银川郡贺兰城。
此时此刻,他就站在了贺兰山最高处,瞭望贺兰山西北方向的大草原。
他一眼望去,只见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再无其他景色。
在他身边,有慕容世家诸多英杰和姬雪陪伴。
慕容先生问道:“王大人,你立身未动站在这里已有数个时辰,不知你在思索何事?”
王莽答道:“慕容先生,当年匈奴鼎盛时期,大单于在这里布下千军万马,决战汉武帝。在那场大战里,双方陨落将士足足超过百万之多。也就是说,在我脚下,在我身后,在我前方,在我左右两侧,有数之不尽的将士尸骨埋葬。
我现在站在这里不动,乃是在感受当年那场大战的惨烈景象,祭奠那些英灵不灭神魂。他们悲壮的吼啸,他们力战兼悲歌的豪情,并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淡去。这些东西永恒不灭,万劫不磨,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融合,去体悟。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皆是那些将士血肉衍生而成。我辈身为后来之人,来此圣地,岂有不缅怀之理?我感受的到,那些将士的精气神并未彻底冥灭,他们的魂魄在这里徘徊,他们的战气在这里回荡。他们最为宝贵的一切,都埋葬在这了这里。
那场大战准确的来说,根本没有输赢之分,有的只是两败俱伤。眼下匈奴大军卷土重来,似乎就要重新演绎当年的大战。我身为三军统帅,自要考虑最后之结局。当年那个两败俱伤的结局,我不想再看到了。我军将士,决不能埋骨他乡。”
“噗嗤!”
王莽虽然说的沉重豪迈,但是在姬雪听来,觉得十分好笑。
“王莽,你就会瞎扯。”姬雪轻轻一笑:“当年参与那场大战的将士,早已尘归尘土归土了,哪里还有什么精气神留在这里?我劝你还是现实一点好,不要自找烦恼。还有,两军交战难免有死伤,你又何必感怀?
现在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想办法彻底将匈奴剿灭,一个不留,一劳永逸。只有这样,我大汉百姓才不会再次受到威胁。当年汉武帝虽然打败了匈奴,但是却没有彻底剿灭干净,这个教训你要吸取。”
王莽轻轻摇头,说了一句让姬雪百思不得其解的话。“匈奴人虽然不是华夏族人,但他们却是中国人。”
他的思绪回到了他的后世,想到了那场震惊全世界的大战。
在那场大战里,整个中国不分民族,全都同仇敌忾,齐聚一心,奔赴疆场,决战来犯之敌。
在那场惊天动地的大战当中,不仅华夏族人死了千千万,匈奴族人也死了不计其数。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话你应该听说过吧?”姬雪郑重道:“我看你的想法很危险,匈奴人终究是匈奴人,他们不通教化,只知一味掠夺。
千百年来,我九州子民不知道被他们屠杀了多少。我们和他们之间,只有永恒不灭的宿仇,没有和解共存的可能。今日就算你不灭匈奴,来日也有他人要灭匈奴,这是谁也无法扭转的趋势。”
“这可不一定。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