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1/3)
段志涛可不知道媳妇心里的感慨,他只纳闷对方说的那一百块:“一百块?啥一百块?”
范淑香想起崔家的事,现在还有些无语,听丈夫问起来,也就好笑的道,“据说去年,崔老大儿子结婚的时候,从崔老二那借了一百块钱,因为手头紧,这钱就一直没还,可下今年手里攒够了钱,又碰上老三儿子结婚,也赶上手没钱,崔老大一看,觉得这是同病相怜,结果也不知他咋想的,没还老二家钱,先把钱借给崔老三了,人家崔老二知道就不愿意了,觉得他大哥有钱不还,却拿着自己的钱去做人情,所以这哥仨就打起来了。”绕来绕去的都乱成一锅粥了。
段志涛听完也无语了,本以为是兄弟分赃不匀呢,闹了半天是为这事?犯得着吗?“我咋不知道?”按理说这么大的热闹,不应该啊。
“那天你去城里回来晚了,到家里吃完饭倒头就睡,我就把这茬给忘了。”更主要的是,她怕丈夫借着崔老太太的事,再心生自责,所以忘了也就忘了,过后也就没提。
段志涛毫不怀疑的点了点头,在他心里,媳妇就是个迷糊性子,所有的心思都在自己和孩子身上,忘了别人一点都不稀奇。
知道是咋回事了,他也没再多问,第二天趁着范淑玲来了有人看孩子,他又去河边起鱼,然后拎着条鱼去了崔家。
说起崔家,也是村里的老户,儿子女儿一大帮,不过因为几个妯娌不和,住一起天天犯唧唧,让崔老头看着心烦,为了显示自己不偏不向,这老头所幸把家里的儿子都撵了出去,反正他们老两口还能自力更生,现在也用不着谁。
本来俩人自己种点小菜,仨儿子再多多少少给拿点米粮,日子过的也算不错,可前两个月那一顿闹腾,把老太太当时就给气倒了,再加上岁数也大了,现在还没缓过来呢,老太太都这样,老爷子也没好到哪去,大病没有小病不断,病病歪歪的老两口,都觉得自己有了今天没明天,哪还有心思种园子?
可没心思归没心思的,当老两口一听说,段志涛想买后园子的那块地,他们俩又开始泛寻思了,别看现在不想种,万一老两口死不了呢?有那么块园子还能有口菜吃,没那片园子,岂不是连个新鲜菜都吃不着了?
没错,段志涛就是想买那块地,按理说他们家后园子也不小,可为了前院瞅着美观,他把仓房柴火垛啥的都挪到后院去了,剩下那一大半的园子,真想盖个鸡舍也不是不够,但挤挤chā_chā的太难看了点,所以这位就惦记上崔家的园子了,毕竟两家的园子是连在一起的,拔去中间的篱笆,妥妥就是一家啊。
此时见老两口犹犹豫豫的样,明显是不愿意,段志涛坐到炕沿,笑的是一脸的真诚:“崔爷爷,崔奶奶,咱们前后院住着也不是外人,这园子也算是自由买卖,所以您二老有啥想法尽管说,能解决的咱们就一起想招,真不想卖我也不能强求,总之您二老可千万别上火。”
本来老两口岁数就大,要因为这点事再急出个好歹,那自己可就责任大了。
崔老爷子其实一点都不想卖,可他胆小谨慎了一辈子,也怕段志涛买卖不成,再恨上他们家,没办法,谁让这位以前的名声还犹在呢?此时听段志涛这么一说,他心里顿时轻松了许多,也就笑着道:“志涛啊,既然你这么说,爷爷我也就实话实说了,你也知道,这房子地可是大事,我和你崔奶奶也不是等米下锅,真不想卖地。”
段志涛一听,笑着点点头道:“这我都懂,不过崔爷爷,我说的话您可别不爱听,您觉得您二老百年之后,我大爷他们谁能回来住这房子?”这房子可是爷爷辈的老古董了,年头可是真不轻了。
崔老爷子不吱声了,他几个儿子都有房,孙子都和儿子一起住,等他没了那天,这房子还真不一定有人住,可是……“有个园子我和你崔奶奶还能有点菜吃,没个园子今后我们老两口可咋整?”只要没死,他不也得吃也得喝吗?
“崔爷爷,买了您这园子后,我只是在咱们两家中间盖个仓房,咋也不能离你这房子太近,把你这阳光都给挡上,所以您房子后面还能剩下一小半园子,当然,您要是觉得这不够种,我们家那还有呢,你也知道我媳妇刚生完孩子,今后也没那么多的时间管园子了,您要是同意啊,以后翻地的重活我干,然后撒子啥的您和我崔奶奶老两口忙活,咱们一起吃一起种,您看这样行不行?”
听段志涛这么一说,崔家老两口还真有点活心了,别看他们孙男娣女一大堆,有事使唤也好使,问题是,老两口就不爱张那个嘴,所以年年这翻园子的活是真挺愁人,更可气的是,你别看种园子的时候没人想着,吃的时候可是所有人都不带忘的,谁让他们老两口吃不完呢?
要是按照段志涛这说法,今后的园子少了一半,两家再一起种一起分……崔老爷子想到那个画面满意的点了点头,心说一个个都给我有多远滚多远,别想再吃老子的,老子不给你们干了。
见崔老爷子点头了,段志涛忙趁热打铁,回家就取来了纸笔,写好了文书,写好后还像模像样的问了一句:“崔爷爷,您不用和我大爷他们再商量商量?”
一句话,让本来还在犹豫的崔老爷子下定了决心,当场拍板道:“房子是我的,跟他们商量个毛,去把隔壁你郑二叔叫来当个证人,咱们现在就签字画押。”
段志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