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战后(下)(1/2)
宋刚忙磕头喊道:“大哥,都是宋刚的错,都是我没带好兄弟!你就责罚我吧!”
史进收起了悲伤,将宋刚扶起,喊道:“宋兄弟啊,虽然自当兵起这些士卒就要有阵亡的觉悟。但他们和我们都是一样,爹妈生的养的,不能因为他们位卑言轻,就罔顾了他们的生命。以后要切记!”
宋刚连连点头,“是,大哥。宋刚一定好好记住!”
叮嘱好士卒收敛好骨灰,史进带着一行人回到大堂。
史进坐下说道,“以后咱们要养成好习惯,每次作战后都要开这样的会总结讨论一下战役的得失,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我军的战斗力,避免重蹈覆辙。会议上,大家不用担心其他的,畅所欲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大家共同讨论,共同进步嘛!”
看到朱武他们不敢开口,史进笑着说道,“看来大家心里还有负担,没事,万事开头难嘛!以后习惯了就好。我就先抛砖迎玉,讲几点吧!这次是梁山军第一次出战,问题不少。首先就是我们的外程打击能力太弱,缺乏弓箭手。树林那一战,如果有弓箭手,或许一开战我们就能击溃那帮山贼。减少我军的伤亡。
朱武听到摇摇头说道,“大哥,梁山缺铁,现在就算有些手下都还用着棍棒。弓箭是好,但箭只太耗铁了。我们用不起!”
弓箭在古代是一等一的利器,在冷兵器时代,如果守城一方有足够多的弓箭,敌军甚至不可能正面攻破。
但可惜,不说良弓难制造,更重要的是箭只太耗钱了。
就算是现代,一颗子弹是很便宜,几元几十元,但架不住损耗大啊。
一场正规战争,就有可能消耗上亿颗子弹。可想这子弹的耗铁量是有多大。
甚至现代中,能造枪的国家很多,但能自主制造子弹的且是没有几个。耗不起,造不起。
箭只同样如此,太耗铁了,一场战役下去可能就是几千,几万生铁没有了。
就像三国赤壁战中,周瑜开口便要十万只箭。诸葛亮甚至没有反对,只问时间。因为十万只箭用在战场上,真的不算多。可能就是一次攻守战的消耗。
史进听到摆摆手说道,“铜铁之事我来想办法,朱贵,去打探一下,可有懂制造强弓的良匠木匠!”
朱贵忙站起来拱手喊道,“是,朱贵省的!”
史进看着宋万说道,“有的人身为将军,却是没有尽到将军的职责。上了战场,却是一个只顾冲杀,直径忘了指挥手下。结果部下上了战场,杂乱无章,无秩序无组织无纪律,才会伤亡如此惨重。”
就算不抬头,宋万都知道说的那个人就是自己了。
想着刚才去伤兵营哪里看到的迹象,以及摆着尸体的房间,宋万被史进越说越低头。
宋万急忙喊道,“洒家以后改正即是!”
看了一眼宋万,史进巡视了在座的几个人后,说道:“还有就是作战时,各部各行其是,杂乱无章。尤其是有一部,抢先进攻,根本不顾和其他部队配合,独自冲在前头,陷入了以少打多的局面。幸好我们遇到的只是一群山贼,要是遇到厉害点的官兵,只怕我们等就难逃覆灭之危了!大家说说,如何来解决这问题!”
这次开会说是有要检讨此次作战的得失,但史进更重要的目的是将兵权收拢回来。
自古军事改革最是凶险,比政治改革更加危险。
历朝历代,君主帝王,甚至现代国家中,对军队变动,改革都是慎之又慎。
就怕会引起震动。
政治改革,输了,还可以下野,甚至还有重头再来的机会。
但军事改革一个不好,就是兵谏、兵变了。
以前梁山上下的兵马都掌握在各个头领手中,虽然史进自问如果要想调动那个头领不难。
他们也会甘心听从史进的指挥。
但这样的军队说到底也只是某个人的私兵,要打要骂都由得头领个人,史进不好过问。
之前史进刚当上梁山之主,梁山旧士卒都是跟随宋万他们多年的士卒,为了安抚人心,史进也不好冒然就将各头领手中的兵权收回来。
现在上了梁山将近两个月了,已经在梁山站稳脚步了。再加上这次大胜山贼,在梁山军中也初步建立威望了。
史进就想着将兵权收拢回来。
史进把眼揪着朱武,那意思很明显。
朱武看到史进的眼神,忙站出来说道,“大哥,朱武觉得应该将梁山上下的士卒统一训练,统一指挥,这样才能做到令行禁止,指挥如一。”
史进假装沉吟了一下,然后对鲁智深等人说道,“贤弟也说的有道理,不知道大家的意见是什么?”
宋万听到很是不情愿,一直不吭声。
看到宋万还在犹豫,史进看向李忠。
李忠当即站出来说道,“大哥,朱武兄说的有道理,为了让兄弟们少收点伤,少流点血,李忠赞同朱武兄的意见。统一训练士兵,统一指挥。”
看到李忠都站出来,再看着史进、朱武都一直看着自己,杨春也赶紧站出来喊道,“杨春也觉得二哥说的有道理!”
朱贵也赶紧站出来喊道,“朱贵也觉得朱武兄说的有道理!”
看着人一个个站出来,刚被人责备的宋万只能咬着牙站出来说道,“宋万也觉得朱武兄说的有道理!”
史进笑着说道,“既然那么多人都同意朱武兄的意见,那好。等回到梁山,将各部统一编成四支部队,分别为骑兵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